低空经济正加速冲向万亿级新蓝海沈阳配资开户。
据中国民航局预测,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
在资阳,田间地头的植保“飞手”们用科技描绘现代农业新图景;训练基地里的追梦少年在无人机操控中种下翱翔蓝天的梦想……作为资阳首家CAAC无人机培训机构,四川省飞行探索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大力培育“空中人才库”。
田间地头的“飞手”
尚未毕业,来自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的王建兵,就已经摸清了自己的就业方向——工作地点在广袤的乡村沃野、连绵的林间山头;工作日常是操控机器、四处“翱翔”。
王建兵(右)正在操控无人机进行植保作业。
“我在学校经过了无人机植保和行测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目前已经开展过城市绿化方面的植保实操,也就是用无人机播撒草籽。”在王建兵看来,无人机应用的优势明显,播撒草籽的效率比人工高,也更节约成本。
王建兵实习于四川省飞行探索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目前正聚焦“低空+培训”“低空+服务”市场,致力于为学员提供更专业、更前沿、更安全的民用无人机培训,培养具备高度责任感和精湛技能的“飞手”。
6月初,王建兵的实习场所更新到位于雁江区丹山镇的稻虾种养基地,任务主要是为1600余亩稻田飞播稻谷。
近日,记者来到该稻虾种养基地看到,王建兵在遥控设备的屏幕上一顿操作后,植保无人机的螺旋桨转动起来,载着数十斤稻谷腾空而起。“需要先确定飞播面积,在遥控设备上划定地块,调好飞行速度、高度及播撒量等作业参数,再检查一下种子装载是否正常,就可以起飞了。”王建兵告诉记者,对于障碍物比较多的复杂地块,有时还需要手动调整无人机的航线。
无人机植保作业中。
对王建兵而言,这是自己毕业前难得的一次试炼机会。“以前都是在学校操场试飞,操作难度比在这种田间地头低多了。”王建兵说,希望通过这种实习锻炼,不断提升自己操控无人机的技能,毕业后才能更具竞争力。
像王建兵这样的“飞手”,正是当下农业现代化最紧缺的技术人才。位于丹山镇的这片稻虾种养基地,由四川良田万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承包打造,公司经理李彬告诉记者,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科技,植保无人机对于大面积地块播撒作业更均匀,而且还能节省人工成本,增加效益。
培育未来的“翅膀”
近日,在雁江区教育园区的WJY青少年无人机俱乐部内,10余名青少年正在抓紧时间集训,备战7月份的2025年“飞向北京·飞向太空”四川省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
青少年正在进行无人机竞赛集训。
该俱乐部是飞行探索科技公司面向青少年专门打造的无人机科普与竞赛培训基地。集训现场,一架架加装球形护框的无人机穿梭在空中悬挂的球门间,好似在表演“空中足球赛”。目前就读于吴仲良小学的赖泓宇便是这批青少年中的一员,“感觉这种球形无人机操作起来更难,特别是要穿过空中球门,很容易就撞上了。”有难度,但他却兴趣十足,“非常期待我的竞赛首秀”。
集训期间,也有不少家长前来陪同。“孩子本身就对无人机很感兴趣,所以让他提前接触一下,这对他科学素养培养、学习能力提升等都有好处。”学员家长李其萍表示,希望孩子能够通过接触无人机,培养他的编程思维和自主探究能力。
“我们想通过无人机科普教育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兴趣、手眼协调及团队协作能力。”该俱乐部负责人林俊旭介绍,当前国家正大力推动低空经济发展,像这次组团参加的“飞北”竞赛便是面向全国的科技体育赛事,在培养青少年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此类赛事活动,让一群怀揣航天梦的青少年,接触无人机、热爱无人机,也让低空产业的未来充满希冀。
资阳湿地公园内的室外飞行场地,学员正在进行飞行训练。
面向16周岁以上人群,飞行探索科技公司在资阳湿地公园内打造了专门的室外飞行场地,并配备先进的教学设备与模拟飞行训练系统,能够充分满足不同课程的教学需求。
接棒2024年“低空经济发展元年”,2025年低空经济的发展劲头十足。当前,无人机在物流快递、农林植保、应急抢险、线路巡检等应用场景丰富,市场空间广阔。
在资阳,“低空经济”产业正在起势,以抢占风口。像四川省飞行探索科技有限公司这样的“新起之秀”,创新布局无人机培训和服务领域,为资阳“低空经济”发展贡献行业智慧和人才力量。
“我们会不断优化课程,给学员带来更全面、更专业的教学体验,让大家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四川省飞行探索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姚鑫表示,接下来将瞄准培育一批资阳人自己的“飞手”团队,坚持培训和业务双向赋能,大力拓展本地农业相关业务,为资阳增添更多技术类就业岗位,为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储备人才。
见习记者邓宇博全媒体记者李好刘一笑沈阳配资开户
启泰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